资讯中心
背景调查中的“伪造证件”风险
 
8月31日,江苏苏州。吴中公安分局召开破获“4·25”命案新闻通气会。2004年4月,薛某当街连捅被害人数刀致其死亡,作案后仓皇出逃。17年间,他在广东佛山冒用他人身份生活,从打零工的油漆工,做到一家规模颇大的家居公司业务主管,拥有稳定的工作和生活。此外,还爱上跳广场舞,每天晚上8点都会到家附近的广场上跳舞。近日,薛某在广东被抓获。
现在HR做人才招聘,是冒着“风险”在甄选候选人。企业招聘风险是指由于企业招聘工作不当,使企业招不到合格员工或招到不合格员工,从而影响企业经营,使企业蒙受损失的风险。招聘风险会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发展,给企业造成损失。
产生风险最重要的原因便是——企业与招聘人才在招聘过程中出现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企业HR不能及时地掌握更多求职者的信息,从而出现了雇佣决策的误判。
因此企业从传统的“通过面试后录用”招聘流程,逐渐向“通过背调后录用”的新型招聘流程发展,以便降低候选人的雇佣风险。
背景调查是指用人单位对入职者进行背景资料和证明材料的核查。背景调查最早兴起于大型外资企业,现在互联网、金融、流动性强的行业。用人单位通过委托专门从事背景调查的机构对入职者的身份信息、学历信息、职业资格、工作表现、违规记录等情况进行调查后,形成调查报告交由用人单位招聘决策参考。
其中“存在不良记录”作为人才招聘风险之一,容易被HR所忽略。正如新闻#杀人犯潜逃17年被抓时已成高管#所说,谁又能想到员工竟是嫌疑犯!如果当初企业对其开展背景调查,那么后续的用工风险将可以提前规避!
对于背景调查的作用,便是帮助企业提前规避人才及连带的赔偿风险!
被调查者的潜在“伪造证件”风险
1.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
被调查者通过伪造职业资格证书,如会计证、教师资格证、法律执业证书等方式让自己满足入职单位对个人资质的要求,达到入职的目的。
2.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
被调查者通过伪造高等院校印章制作学历、学位证明等方式让自己符合入职单位对学历的要求。
3.伪造、变造、买卖身份证件罪
被调查者通过伪造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方式入职等方式隐瞒自己的个人经历(如前科劣迹)或者职业经历(规避竞业禁止)。
比如出纳,看似简单的一个岗位,但发生出纳卷款潜逃的案例比比皆是,或者高管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新雇主如果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就会面临被前公司追究承担连带责任的赔偿。
背景调查机构合规调查
背景调查绝不是秘密调查,需要候选人本人授权。在没有候选人授权,在候选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候选人展开背调,属于隐私候选人的侵犯,公司将承担一定的法律风险。
为什么要授权?
授权既是对公司本身的法律保护,也是对候选人隐私的尊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明确指出,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商的安全义务,进一步完善了个人信息的保护规则。所有提供背景调查服务的第三方供应商必须确保平台授权流程符合法律法规。
除此之外,开展背景调查,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合法性原则
最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三条规定了个人信息处理者处理个人信息的七种情形,其中包括取得个人的同意。因此,背景调查机构必须获得被调查者的授权才能进行调查。
2.正当原则
来源合法;信息的来源应当通过正当途径获取,杜绝通过购买、贿买的方式获取。
过程合法;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背景调查机构不得采取侵犯公民人身、财产权利的方式搜集信息。
结果合法;在整理信息的基础上最终形成形式合法、内容合法的调查报告。
3.必要原则
背景调查机构应当在被调查者的授权范围内、在委托人的需求范围内进行调查,为了实现调查目的,应当采取对个人权益影响最小的方式,不得进行与调查目的无关的调查项目。
4.诚信原则
背景调查机构应当遵循诚信原则,不损害他人利益与社会公益。不得故意隐瞒重要事实、不得提供虚假情况、不得将调查信息披露给第三人。
背景调查作为招聘面试的最后一环,对求职者信息及能力的了解也可以起到辅助作用。有些求职者在面试时侃侃而谈,一旦背调却发现假履历、假学历、能力不足等。所以企业在聘用这类人员,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最后可能闹得不欢而散!



上一篇: 竞业限制协议解除的合规建议 下一篇: 合规尽职调查的概念
 
 
Copyright ©2004-2022 鳌智(上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90217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