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三座大山”不搬收视率打假难期
 
打假维权收视率造假问题可谓由来已久:2010年,《人民日报》就曾连发三篇深度报道揭秘收视率造假问题;电视剧《大祠堂》《美人私房菜》《天盛长歌》等等都曾质疑收视率造假;主管部门也曾出台《电视收视率调查准则》、电视收视率调查国家标准等,并在去年的《关于支持电视剧繁荣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坚决依法严厉打击收视率造假行为。
可以说,几乎每次收视率造假风波之后都会有政府部门的治理措施;也可以说,在此之前,每次治理不久,新一轮的造假又会卷土重来。
治理和造假为何被演绎成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源于三个问题一直没得到解决:
第一,造假的源头易找但不易断。目前为止,收视率作假的手法主要有三种:干扰样本户、窃听和截留数据、直接篡改数据。业内人士透露,第二种手法经技术改进已经清除,第三种手法至今没有得到案例支持,而最低级的“干扰样本户”却屡禁不绝。据《财经》杂志报道,截至2017年,索福瑞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只有5.99万余户样本户家庭,每个地区分配的样本户家庭数量仅几百、上千个,即使是样本户数量最多的重庆,也仅有1300多样本户——这意味着只要“干扰”其中的13户就能改动当地1%的收视,控制收视率的成本很低。尽管索福瑞会定期更新样本户,但多年以来并未解决单个城市样本数较低的问题。
第二,索福瑞一家独大的现状还在继续。1996年前后,合资公司索福瑞与外资巨头尼尔森先后推出收视调查服务。但即便在自己最高光的时候,尼尔森也只能占据20%的市场。2008年底,在经历股权置换之后,尼尔森退出了中国市场,索福瑞一家独大。尽管近年来也有酷云EYE、歌华有线等新产品入市,但目前为止仍然无法撼动索福瑞的垄断地位。2014年出台的电视收视率调查国家标准中曾要求“收视率调查机构接受独立的第三方审核”,但由谁来审核、由谁出钱,一直没有下文。
第三,如果不以收视率为唯一标准,那么看什么?2005年,中央电视台曾提出“绿色收视率”的理念,主张“通过收视率、观众满意度、专家意见、社会效果等角度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节目或媒体评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也多次提到了这种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但在实际操作中,这种善意很难被贯彻。
毕竟,我国每年生产电视剧400多部,能上星播出的不足40%。电视台之所以看重收视率,是因为广告主对此有要求——如果没有达到广告主要求的收视率,电视台就要赔钱,所以很多电视台也就不得不要求制片方保证电视剧的收视率。
可以说,此三个问题不解决,收视率造假难期根治,相关主管部门,可谓任重道远。


上一篇: “两节”前打假 合肥工商查货各类假酒800余瓶 下一篇: 胡景晖辞职:与我爱我家有竞业协议 不会再干这一行
 
 
Copyright ©2004-2022 鳌智(上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9021735号-1